国内资讯 | 国际资讯 | 市场动态 | 价格行情 | 养殖动态 | 苗种动态 | 设备动态 | 饲料动态 | 渔药动态
鱼类资讯 | 虾类资讯 | 蟹类资讯 | 两栖资讯 | 海产资讯 | 业界动态 | 水产出口 | 水产加工 | 水产展会
  当前位置:水产资讯 → 广东地区冬春季节水产养 今天是: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专业信息平台!

广东地区冬春季节水产养殖主要病害及防控措施

2011-02-18 13:47:00  水产养殖网  出处:海洋与渔业         我要评论

  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邹为民

  广东地区冬春季节的水产病害种类不多,但这些病害往往在治疗上较为困难,一旦爆发则会给生产带来毁灭性的伤害。因此了解这些病害的发生规律,采取合适的防控措施,可降低生产上不必要的损失。

  一、小瓜虫病

  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多子小瓜虫的适宜繁殖水温为15~25℃,一般20℃以下发病较多。因此,小瓜虫对越冬苗种的危害最大。

  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和鳃瓣后,刺激鱼的上皮细胞增生,使患病鱼皮肤、鳍条、鳃瓣、口腔等处形成一个个肉眼可见的白色小点。该虫引起鱼的上皮细胞肿胀坏死,毛细血管充血发炎,鳃小片变形粘连。并且由于小瓜虫还吞食鱼体细胞作为营养,导致鱼体消瘦,最终病鱼因衰竭、呼吸困难而死亡。

  多子小瓜虫对鱼的种类无严格的选择性,草鱼、青鱼、鲤鱼、罗非鱼、鳜鱼、淡水白鲳等均可被感染。在不流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越冬池及观赏性鱼类养殖池中发病甚为严重,死亡率可达到60~70%以上。
  
  目前对于小瓜虫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杀灭小瓜虫的药物不是污染环境就是费用太高。因此,对于小瓜虫病应以预防为主,具体方法有:

  1、在放鱼前,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连池底带池壁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杀死残留的胞囊。
  2、合理密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水质条件,是预防小瓜虫的关键。
  小瓜虫病发生的早期,可采取下列方法其中的一种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
  (1)全池遍洒亚甲基蓝,使池水浓度达到2克/立方水,每天泼药一次,连续数天。
  (2)每米每亩水深用生姜2千克,新鲜的干辣椒粉500克,先将生姜捣烂,加入辣椒粉,混合后加水5千克煮沸15分钟,连汁带渣全池遍洒,连用2~3次。
  (3)若在水族箱或室内水泥池等小水体发生小瓜虫病,可将水温升至28℃以上,小瓜虫会逐渐脱落而死亡。
  此外,在治疗鱼体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清洗消毒养鱼的工具等用品,以免造成二次感染。

  二、水霉病

  水霉菌对温度范围适应很广,5-26℃均可生长繁殖,但水霉病一般发生于低水温期。

  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的体表及卵上发现的水霉共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属于水霉和绵霉两个属的种类。水霉有内菌丝和外菌丝之分。内菌丝分枝多而纤细,长在鱼体的损伤处,并可深入到皮肤与肌肉内,具吸取寄主营养的功能;外菌丝伸出鱼体外,菌丝较粗壮,分枝较少,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

  发病早期肉眼看不出病鱼有异状症状。当肉眼看到鱼体“长出”灰白色棉毛状物时,即表示水霉菌不但侵入鱼体伤口,并且已长出外菌丝。由于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可分解破坏鱼的组织。鱼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用身体摩擦池塘中的其他固着物。由于水霉迅速繁殖,鱼体损伤严重而死亡。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水霉病。开始时,水霉菌生长在一些死卵中,后来,水霉菌面积逐渐扩大,将正常的卵覆盖而导致卵死亡。

  水霉病是一种继发性感染症,当鱼体体表受损伤或受低温冻伤后很容易感染水霉。因此避免鱼体受伤是预防水霉病发生的关键。

  防治方法
  1、在放鱼前,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以抑制池水中水霉孢子的活力。
  2、拉网捕捞、搬运、放养过程中,操作小心,不要使鱼体受伤。
  3、当鱼体受伤后,可全池泼洒季胺盐类药物,促进鱼体伤口愈合。
  4、在冬季,要做好防冻保温措施,特别在越冬池勿放养过密,对一些不耐寒鱼类保温要足够,切勿冻伤鱼体。

  三、养殖鱼类皮肤溃疡病

  每年11月份至翌年4月份,大口黑鲈(加洲鲈)、斑鳢(生鱼)等养殖鱼类容易发生皮肤溃疡病。发病初期,皮肤出现红斑点,随病情发展,表皮坏死,鳞片脱落,肌肉腐烂,严重的病鱼溃烂面深入肌肉,露出骨骼,病灶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最大可达2×3厘米。病灶部位无固定,在头部、背部、体表两侧不等。

  病原体有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发病塘多数是投喂冰鲜下杂鱼、水质环境差、氨氮含量较高的池塘。由于养殖池塘的有害物质增多,一方面削弱了鱼体的抵抗力,另一方则助长了有害病原菌的大量繁殖生长。养殖密度大的池塘,损伤后的鱼都很容易引发此病。若继发水霉感染则引起很高死亡率,严重发病的鱼池感染率可高达80%。

  预防措施
  1、在发病季节,用含氯消毒剂全池遍洒消毒池水:漂白粉,每亩每米水深用量667克;消毒时,注意水中溶氧,最好开动增氧机,提防施药后因缺氧而造成死亡。
  2、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养殖、投饵,避免投饵过量污染水质。
3、操作仔细,避免因捕捞、运输、筛鱼过程中使鱼体受伤。每次操作后,都要消毒池水。

  治疗方法
  1、按预防方法
  (1)进行池水消毒。
  (2)磺胺嘧啶或同类药物,每50mg/kg体重~100mg/kg体重。拌料投服,连用4~6天。休药期30天以上。
  (3)诺氟沙星,20mg/kg体重~30mg/kg体重,拌料投服,连用4~6天。休药期15天以上。
  由于该病发生在水温较低的季节,此时鱼体伤口不易愈合,并且因鱼的食欲差而影响口服药饵的效果。因此该病最好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也以发病早期、病鱼皮肤仅出现小红点时的效果较佳。

  四、锦鲤疱疹病毒病

  病原体为锦鲤疱疹病毒。该病的最适流行水温为18~25℃,发病高峰流行季节为每年9月至翌年的4月。

  锦鲤疱疹病毒病可感染各年龄段普通鲤鱼和锦鲤。病鱼游动无规律,狂游或静卧池底,呼吸频率高;外观眼球下陷;鳃颜色不规则伴有中度至严重的鳃坏死,体表多黏液,出现苍白的块斑与水泡;鳞片有血丝,鳍条和体表充血,局部皮肤溃烂。

  防治方法:
  1、做好检疫工作,确保输入的亲鱼与苗种为无锦鲤疱疹病毒感染的健康鱼。
  2、按照水产疫病的相关规定对发生锦鲤疱疹病毒病养殖场实施隔离、消毒。
  3、发病期少投饵,每日仅喂饱食量的2~3成或停喂,对控制病情有较明显的效果。
  4、发病早期,通过水温调至30℃以上,可抑制该病的发展。 
  5、发病早期,全池泼洒含碘消毒剂(诸如聚维酮碘,每立方水体用量4.5~7.5mg(以有效碘计);复合碘溶液每立方水体用量0.3~0.5ml。
  6、内服投喂中草药制剂(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柏、黄芪、甘草等)制成的药饵,每100公斤体重用量30~50g,有一定的效果。

  本文由《海洋与渔业》杂志社授权中国水产养殖网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授权,擅自转载此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责任自负。

投稿信箱:tougao@shuichan.cc
发布人:S侠
上篇新闻:南美白对虾与塘虱混养可有效预防白斑
下篇新闻:人物•访谈:吴淑勤:狙
〖新闻打印〗
〖我要评论〗


 资讯分类
水产快讯 |
国内水产  市场动态  水产养殖  科技入户  水产苗种  水产药品  水产设备 
水产加工  水产出口  国际水产  水产灾害  业界动态  水产进口  水产气象 
增殖放流  水产物联网  循环水养殖 
鱼类专题 |
淡水鱼专题  罗非鱼专题  黄颡鱼专题  黄鳝专题  泥鳅专题  鳜鱼专题  黑鱼专题 
加州鲈专题  石斑鱼专题  金鲳鱼专题  观赏鱼之家  鳗鱼专题 
虾类专题 |
虾类专题  龙虾专题  对虾专题  青虾专题  罗氏沼虾专题 
蟹类专题 |
蟹类综合专题  大闸蟹专题  梭子蟹专题 
两栖专题 |
娃娃鱼专题  乌龟甲鱼  牛蛙青蛙 
海产专题 |
海产品专题  贝类专题  海参专题  海带紫菜 
饲料专题 |
水产饲料  鱼粉  豆粕  菜粕  大豆  玉米  棉粕 
添加剂 
市场行情 |
水产批发市场行情  水产种苗价格行情 
热点行情 |
黄鳝价格  泥鳅价格  对虾价格  甲鱼价格  黑鱼价格  鲈鱼价格  罗非鱼价格 
海参价格  鳜鱼价格  草鱼价格  鲢鱼价格  鲫鱼价格  鲤鱼价格  黄颡鱼价格 
鳗鱼价格  鳊鱼价格  螃蟹价格  扇贝价格  鲶鱼鮰鱼价格  牛蛙价格  虹鳟鱼价格 
龙虾价格  黄鱼价格  鲳鱼价格  鲍鱼价格  青鱼价格  带鱼价格  石斑鱼价格 
综合资讯 |
企业报道  科研院校  人物专访  养殖宝典  特种养殖  合作社专题  水产展会 
农业资讯  其他专题 
  相关资讯:
  江苏句容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深入一线做
  江苏张家港市发布高温天气水产养殖管
  《天津市2023-2025年水产养
  安徽铜陵枞阳:珍珠养殖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上林白圩:成功调解一起水产养殖
  河南南阳市水产推广站开展漏斗形池塘
  内蒙古杭锦旗水产养殖业“风生水起”
  浙江舟山岱山县海洋与渔业局举办2022
  “送技下乡”,广东省农科院专家深入
  福建省水产专家团队到建瓯开展渔业调

  相关文库:
  夏秋季高温期水产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养鱼如何安全度过"雨季"
  雨雪冰冻天气对水产养殖的指导意见
  菌类制剂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021年9月份华中地区池塘养殖管
  [每周一例]升温后溶氧过饱和,“柳
  健康养殖好方案助您从源头提高水产养
  科学增氧与开机增氧(十八)原则,溶
  复合过硫酸氢钾产品在水产养殖中的应
  热胀冷缩与冷胀热缩:水有冷胀热缩现

 资讯连接
   最新资讯
   图片资讯
   推荐资讯
   热门资讯

E-mail:web@shuichan.cc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