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 国际资讯 | 市场动态 | 价格行情 | 养殖动态 | 苗种动态 | 设备动态 | 饲料动态 | 渔药动态
鱼类资讯 | 虾类资讯 | 蟹类资讯 | 两栖资讯 | 海产资讯 | 业界动态 | 水产出口 | 水产加工 | 水产展会
  当前位置:水产资讯 → 12年风雨兼程 浙江宁 今天是: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专业信息平台!

12年风雨兼程 浙江宁波渔文化实现面向全国的跨越

2016-09-18 15:22:00  水产养殖网  出处:中国渔业协会         我要评论

——宁波渔文化工作综述

2016年9月15日,这是宁波渔文化工作者一个里程碑的日子。中国渔业协会渔文化分会成立了。这标志着宁波渔文化事业从此真正面向全国,宁波渔文化实现面向全国的跨越。

渔业作为宁波的传统产业,长期积累的渔文化具有浓郁深厚的地方特色,挖掘、研究、保护渔文化,对于丰富宁波文明古城的内涵,打造独具魅力的宁波城市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宁波海洋渔文化是世世代代宁波人在其居住的区域创造与传承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有关海洋及其生存的文化总和,是中国海洋渔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典型代表。从2004年起,宁波渔文化理论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开始起步。12年来,一批渔文化工作者荜路蓝缕,风雨兼程,栉风沐雨,薪火相传。
 
荜路蓝缕,风雨兼程,栉风沐雨,薪火相传
 
2004年5月19日,宁波市象山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渔文化研究会——象山渔文化研究会,开创了全国渔文化研究的先河。会议选举产生了由21人组成的理事会。象山渔文化研究会是全国较早研究渔文化的民间团体,会员73人。

2008年8月28日,宁波渔文化促进会成立。这是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系统、旅游传媒、文化教育、烹饪美食、文艺美术领域的热心海洋与渔业文化事业的人士、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组成的社会文化团体组织,是国内沿海城市首家渔文化研究团体。宁波渔文化促进会的宗旨是: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致力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和利用渔文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建设和弘扬宁波渔文化,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宁波渔文化促进会会员数为124个。其中团体会员22家,个人会员102名。设有秘书处,以及研究中心、艺术中心和《渔文化》杂志社3个分支机构。

象山渔文化研究会和宁波渔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团结组织全市渔文化热心人士,广泛开展渔文化理论研究,挖掘整理大量珍贵渔文化资料,编辑出版具有地方特色的渔文化作品;大力宣传普及渔文化知识,开展渔文化对外交流和宣传;有力推进渔文化产业发展,为推动全市乃至全国的渔文化建设,促进海洋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副秘书长郦伟山被列为中国网、中国海洋报社联合主办的2015海洋年度人物50名候选人之一。
 
一、举办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提高渔文化研究的档次
 
学术交流和研讨是渔文化促进会重要工作之一,它是凝聚高水平、高质量学者的平台,也是保护、传承、弘扬宁波渔文化、扩大宁波渔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促进会通过研讨会、专题座谈、出访考察等多种方式,在研讨和学术交流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至今共举办了3次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渔文化学术活动。

2004年9月14日,首届中国渔文化研讨会在象山开幕。研讨会上,多位学者结合浙江、山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渔区民俗实例,对渔区民俗的生成、发展的开发利用作了广泛的探讨。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南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的百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结集正式出版《中国渔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宁波渔文化促进会以渔为媒,走出象山,走出宁波,会员们先后去岱山、普陀、临海、椒江、洞头等地考察,与兄弟县市区广泛交流。在岱山,会员们参观了渔都古镇东沙、台风博物馆及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在普陀参观了渔乡风景展;在临海考察了椒江的古街,在洞头与当地的海洋渔文化研究者充分交换意见。

此外,宁波渔文化促进会会员纷纷走出去开展学术交流。2008年6月12日,海峡两岸渔业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在福建会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渔业专家就“弘扬海峡渔业文化、促进两岸渔业发展”的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2011年12月20日,上海海洋大学举办了“海洋文化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研讨会,探讨海洋文化对沿海城市发展的作用与功能。2012年6月15日,浙江省海洋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海洋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杭州举行。这些学术论坛上,处处可见宁波渔文化专家在讲坛上的身影。
宁波海洋渔文化研究备受媒体的关注。《中国海洋报》《人民日报》刊登了《象山渔文化成就30亿大产业》的报道、《中国文化报》刊出了《说不尽象山渔文化》,《宁波日报》以《象山: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标本》、《渔文化的象山解读》为题介绍象山的海洋渔文化,其他报刊杂志也相继作了报道和刊发。浙江电视台专门制作了以渔文化为题材对外宣传片。

1、举办中国渔文化节庆研讨会。

2008年8月28日下午,宁波市渔文化促进会与象山渔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中国首届渔文化节庆研讨会。研讨会集结了80多位对渔文化有研究的学者和爱好者,对渔文化节庆活动进行了探讨和交流。研讨会邀请了沿海十市的主管领导以及全国海洋文化、渔文化领域和南海(阳江)开渔节、吉林开江鱼美食节、盱眙国际龙虾节等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中国开渔节组委会介绍了《中国开渔节——渔文化的生动实践》。这是一次高水平的渔文化研讨,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践经验。召开渔文化研讨会,对于保护、挖掘、利用宁波渔文化资源,促进宁波渔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举办渔文化与休闲渔业研讨会。

2009年11月30日,渔文化与休闲渔业研讨会在象山举行。这次研讨会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宁波渔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来自上海、宁波、舟山、建德等地关心渔文化、重视渔文化、对渔文化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爱好者等120余人汇聚一堂,就渔文化与休闲渔业专题的休闲渔业是现代渔业重要组成部分、渔文化是休闲渔业的灵魂、宁波具备发展休闲渔业的独特优势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研讨会后,宁波市渔文化促进会与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出品《渔文化与休闲渔业研讨》论文集。
2009年宁波市渔文化促进会在全大市启动了渔文化资源调查。12月底完成调查目录19条,渔文化资源调查报告13篇。并对象山县晓塘乡鹁鸪头渔村、象山县东门村渔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对这两个村的渔文化资源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发展休闲渔业,建设“渔家乐”提供了决策依据。之后,市海洋与渔业局在象山晓塘鹁鸪头村支持建设海上布达拉渔家乐。

3、加强对外学术交流。

宁波渔文化促进会多次派代表参加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上海市海洋局、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举办的各类海洋渔文化活动,应邀参加上海海洋大学作学术交流,与全国及日本、韩国专家交流,宣传与弘扬宁波渔文化。在福建举行的海峡两岸渔业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浙江省海洋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海洋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浙江文化厅举办的浙江省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研讨会、舟山举行的“美丽海洋,美丽海岸”论坛上,宁波渔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郦伟山、理事张利民等分别作精彩演讲。

4、为韩国丽水世博会“宁波周”出谋划策,渔文化产品在展馆展出。

以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前,宁波市渔文化促进会根据安排,积极参与市政府组织的中国馆和宁波馆的布展策划,多次组织为“宁波周”搞策划,提供象山渔文化元素。最终,宁波渔民的“青花瓷壁画”被选为中国馆的巨幅装饰壁画,并被丽水世博会博物馆永久收藏。

5、支持、配合第十届中国海洋论坛。

2014年9月16日以“海洋渔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海洋论坛在象山举办。高层、高端、高智云集,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网、浙江日报、东南商报、湖南卫视等全国40多家新闻媒体前往。会长陈秀忠、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员祥参加活动。常务副秘书长郦伟山代表宁波渔文化促进会作为嘉宾主持,参加全程现场直播,全景式、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出色地完成了开船仪式的现场直播任务,打响了论坛品牌,进一步提高了宁波渔文化的知名度。

二、编撰杂志,出版研究丛书,发布研究文章

1、编撰全国第一本渔文化读物《渔文化》

宁波是个渔业大市,长期的“渔”的熏陶形成了宁波独特丰富的海洋渔文化。渔港、渔村、渔家、渔火、渔谚、渔歌、渔趣等,演绎出众多的渔故事,给办好《渔文化》杂志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源泉。宁波市渔文化促进会成立至今(2016年9月),已编撰出刊全国第一本渔文化读物《渔文化》杂志53期。

《渔文化》杂志具鲜明的“渔”特色,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它有力地宣传了宁波,提高了宁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成为宁波海洋与渔业文化一张靓丽的名片。2009年始作为宁波市档案馆馆藏资料。2015年,《渔文化》从季刊改为双月刊。

2、编辑出版各类渔文化研究书籍

12年来,宁波渔文化促进会组织以宁波为主的全国热心渔文化事业的教授、学者等,编辑出版了《渔文化研究》、《渔文化美食》、《渔文化大观》《象山海鲜菜谱》《象山渔乡民间故事》、《象山妈祖文化述略》、《中国第一渔村——石浦东门岛》、《象山海鲜诗词一百首》、《象山海鲜月月鲜》、《宁波渔文化•邮票珍藏集》、《象山渔文化•邮票珍藏集》、《象山海鲜十六碗》、《象山白鹅文化节》等书籍,共计近千万字。渔文化研究丛书与研究文章,来自于基层一线的渔文化材料的积累,这些研究资料广泛介绍海洋渔文化知识,为渔文化保护、传承,深入开展渔文化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渔文化研究》《渔文化美食》等书籍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被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台湾海洋大学图书馆等收藏。

3、其他研究成果

宁波渔文化促进会组织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学者,通过收集整理宁波渔故事,完成论文《宁波渔故事的文化特征与开发性保护研究》;通过重点分析休闲渔业与建设新农渔村的关系,完成论文《基于海洋型休闲渔业发展模式的宁波新农渔村建设研究》。前者发表于《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后者公开发表在《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2015年第9期。探索互联网时代渔业发展的论文——《渔网连上“互联网”象山传统渔业迈向转型路》发表于中共宁波市委机关刊物《宁波通讯》 2016年8期,受到读者关注。

三、采用巡回展、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服务基层。

1、开展渔文化进校园活动将海洋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

宁波渔文化促进会以海洋渔文化研究为载体,通过个性化特色教育,为沿海学校的教育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丰富沿海学校的文化底蕴,提升沿海学校的办学品位,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沿海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接触海洋渔文化的机会,让学生体验了多种生活,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

2011年,象山渔文化研究会与县电视台、学校配合,举办了“海娃娃讲渔故事”比赛,将渔故事改变成课本剧,搬上舞台演出,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中石浦小学承担的《海洋渔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整合》课题获得浙江省教育科研一等奖。

2012年5月2日,东门中国渔文化艺术村对外开放。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数万名学生前来参观体验。

2014年,象山县小学开设渔文化教育地方课程。面向中职学校遴选5个涉海特色专业群,进行重点建设。完成编制象山县小学渔文化地方教材,鼓励普通高中开发渔文化校本课程,开设渔文化选修课。

2015年,象山县中小学校开设渔文化教育地方课程,形成完整的渔文化教育地方课程体系,基本建成宁波市重要的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渔文化教育已成为象山教育改革和学校特色发展的品牌项目。筹建海洋馆(延昌小学),积极推进渔文化普及教育。推进宁波海洋职业技术学校船舶检验、船舶驾驶、轮机管理、海鲜烹饪、涉海旅游等学科专业建设,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改革。结合中国开渔节,规定每年9月为渔文化活动月,开展渔文化教育活动。学唱渔文化歌曲(童谣),学讲渔文化故事,要求小学生会唱两首以上象山渔文化歌曲(童谣),会讲3个以上渔文化故事。通过象山教育网等平台,广泛宣传渔文化知识,营造良好渔文化教育氛围。象山中学、象山二中、丹城二中、延昌小学等学校都将海洋渔文化渗透到各学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核心价值教育。渔文化促进会会员常被多所学校邀去作海洋渔文化专题讲座,受到师生的欢迎。

2、举办各类培训班,推广传播渔文化。

宁波渔文化促进会有关专家为青年干部培训班开讲渔文化课程;举办导游渔文化培训班;给石浦镇南向村渔民讲渔故事;参与东门渔文化艺术村举行的海洋渔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在残疾人培训班上为残疾人讲述渔文化故事等等。

为了普及和传承渔文化,促进会从成立之初就关注和重视学校教育,几年来宁波市渔文化促进会有关专家采取巡回展、讲座、授课等形式,以点带面,以象山为主,进行渔文化进校园活动和各类培训与讲座,受到普遍欢迎,对普及、弘扬海洋渔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推进渔文化产业发展。
 
宁波渔文化促进会把渔文化产业化作为重要使命,大力支持各县(市)区发展渔文化旅游、渔文化节庆和海鲜餐饮业等产业。

一是促进渔文化与旅游的结合。配合有关部门,在禁渔期划定专门的近海休闲渔业海域,支持发展休闲捕捞、垂钓和渔家乐项目,让更多的游客到渔区和海上“当一回渔民”。我市现有休闲渔业超百家,面积逾5万亩。

二是促进渔文化与餐饮业的结合。探究海鲜特点,提升象山餐饮文化品位牵头编辑出版《象山海鲜菜谱》,图文并茂介绍100多种宁波海鲜资源及烹饪方法,引导海鲜餐饮业丰富渔文化内涵,进一步打响宁波海鲜品牌。象山海鲜种类繁多,肉肥味美。会员们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探究海鲜特点,提升象山餐饮文化品位,举办海鲜美食节,受到广泛关注。编辑了《咏鱼诗词300首》,让读者体会鱼美食的丰富内涵。会员还在渔民在挖掘民间菜肴的基础上,挖掘鱼美食的文化底蕴,赋以诗词典故,以其独特的韵致给海鲜增添了许多情韵,带来乐趣,也带来了美的享受。海鲜十六碗是象山的一个品牌。为了打响海鲜十六碗的品牌,会员分别作诗推广,让每一碗菜都配有一首诗。美味与诗意相得益彰。让游客读读诗词,吃吃海鲜,达到味美诗美两全其美的美好境界。为了充分展示象山得天独厚的海鲜资源和丰富的渔文化内涵。2007年,宁波渔文化促进会与象山渔文化研究会策划的象山海鲜千鱼百螺宴在开幕式上隆重推出。千鱼百螺宴由一条长5.2米、宽1.3米的木制帆船和15只60厘米长的小船为器皿组合而成。整个作品品种丰富而有张力,造型呈现出美观大气、气势宏大的感觉,象征着象山的一艘艘出海的渔船在宏伟壮观的碧蓝的海面上满载而归,带来了充足的鲜美海货,喜获大丰收。“千鱼百螺宴”因此荣获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三是促进渔文化与节庆活动结合。大力支持和配合各地办好渔文化节庆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参与指导县(市)区举办的各类“渔”节庆活动有:象山县三月三踏沙滩、国际海钓节、海涂节、中国开渔节、象山海鲜节、象山紫菜节、梭子蟹节;宁海县的蓝色构想专栏、宁海鲜画册、宁海八鲜节、三门湾论坛;余姚的牟山湖大闸蟹休闲节;“鄞州杯”锦鲤大赛暨观赏鱼精品展;东钱湖的东钱湖湖鲜美食节、冬季开捕仪式、宁海越溪跳鱼节和余姚的中国甲鱼节。

在渔文化促进会的大力推动下,宁波市渔家文艺在省、市以至全国多次获奖。1986年9月,舞蹈《酒与火》参加省首届音乐舞蹈比赛获二等奖;1996年9月,双人舞《挂灯》全国第六届“群星奖”舞台舞蹈决赛银奖;《象山渔鼓》荣获中国第十四届群星奖表演奖;《陈老大的心事》获浙江省曲艺新作创作金奖和表演金奖;象山小唱《三月三赶小海》获浙江省创作银奖、表演银奖;《海涂经》获浙江省第三届曲艺创作银奖;《石浦老街》歌曲获浙江省创作银奖、表演银奖。促进会有关专家创作的10余首歌曲,例如《渔港古城》、《海钓》、《海鲜十六碗》、《海纳百川》、《蓝色文明人类共享》等。其中《渔港古城》拍成了DV片,在休闲渔船上播放,深受游客欢迎。
 
五、促进渔文化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宁波市渔文化促进会支持和配合有关渔文化企业在发展渔民画、鱼拓画、船模和其它渔文化工艺品等方面的发展,努力促进渔文化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成立宁波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指导帮助该公司在江东区和丰创意广场成立宁波渔文化产业创意园,提出了渔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规划。
成立宁波海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促进渔文化与市场有机结合创建平台。

赴海岛渔村、企业调研,指导企业运用渔文化元素推动旅游业发展。近年来,渔文化促进会有关同志先后应邀赴涂茨、石浦、西周、新桥等地调研,指导当地运用渔文化元素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有关会员先后担任海洋酒店、宁波渔商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宁波仙子谷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宁波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八仙过海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宁波港海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担任顾问,指导渔文化产业的发展。

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甲鱼节品牌甲鱼产销战略论坛。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员祥带领秘书处同志前往余姚,指导、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甲鱼节品牌甲鱼产销战略论坛,共同探讨当前品牌甲鱼产品在生产、销售、流通和宣传、服务环节中面临的新问题,交流成功的经验,提出产销对接的新思路。

主办《全国鱼拓书法邀请展》。2015年9月,宁波市渔文化促进会出资主办了全国鱼拓书法邀请展。来自全国各地的28位鱼拓书法艺术家汇聚象山,六十余件鱼拓书法作品亮相展厅。为市民搭建了一个从艺术的角度了解感受艺术的平台,也为全国各地鱼拓书法艺术家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和风采的舞台。会后出版了《全国鱼拓书法作品集》。
 
12年来,宁波渔文化工作者数年如一日,对当地的渔文化资源进行深入调研、提炼、整合,让浓郁渔文化的海洋旅游和海洋休闲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全球化今天,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构成了竞争的软实力。仅以鱼拓技艺为例,一条鲈鱼买来也就20元,通过普通的鱼,变成鱼拓画,画的价值就可达到2000元左右。现象山渔文化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达12万人,年市场营业额超过达数十亿元人民币。渔文化已成为推动宁波社会经济快速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投稿信箱:tougao@shuichan.cc
发布人:webmaster
上篇新闻:2016年9月18日豆粕菜粕鱼粉等
下篇新闻:湖南湘西州开展杉木河、松柏水库渔业
〖新闻打印〗
〖我要评论〗


 资讯分类
水产快讯 |
国内水产  市场动态  水产养殖  科技入户  水产苗种  水产药品  水产设备 
水产加工  水产出口  国际水产  水产灾害  业界动态  水产进口  水产气象 
增殖放流  水产物联网  循环水养殖 
鱼类专题 |
淡水鱼专题  罗非鱼专题  黄颡鱼专题  黄鳝专题  泥鳅专题  鳜鱼专题  黑鱼专题 
加州鲈专题  石斑鱼专题  金鲳鱼专题  观赏鱼之家  鳗鱼专题 
虾类专题 |
虾类专题  龙虾专题  对虾专题  青虾专题  罗氏沼虾专题 
蟹类专题 |
蟹类综合专题  大闸蟹专题  梭子蟹专题 
两栖专题 |
娃娃鱼专题  乌龟甲鱼  牛蛙青蛙 
海产专题 |
海产品专题  贝类专题  海参专题  海带紫菜 
饲料专题 |
水产饲料  鱼粉  豆粕  菜粕  大豆  玉米  棉粕 
添加剂 
市场行情 |
水产批发市场行情  水产种苗价格行情 
热点行情 |
黄鳝价格  泥鳅价格  对虾价格  甲鱼价格  黑鱼价格  鲈鱼价格  罗非鱼价格 
海参价格  鳜鱼价格  草鱼价格  鲢鱼价格  鲫鱼价格  鲤鱼价格  黄颡鱼价格 
鳗鱼价格  鳊鱼价格  螃蟹价格  扇贝价格  鲶鱼鮰鱼价格  牛蛙价格  虹鳟鱼价格 
龙虾价格  黄鱼价格  鲳鱼价格  鲍鱼价格  青鱼价格  带鱼价格  石斑鱼价格 
综合资讯 |
企业报道  科研院校  人物专访  养殖宝典  特种养殖  合作社专题  水产展会 
农业资讯  其他专题 
  相关资讯:
  万船齐发,南海开渔!第二十届南海(
  漳州市加快推进南溪流域水产养殖污染
  水产养殖抗高温干旱技术方案
  黄海水产研究所来天津市开展渔港调研
  太湖县:增殖放流,放养鱼苗800万
  106.49亿元!灾害导致2021
  六安市水产专家到霍山县指导渔业生产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专家团队赴休开展渔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2022年渔业增殖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蔡斌蔡斌到商

  相关文库:
  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
  从一组数字剖析我国“渔药”前行过程
  关于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渔业博览
  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
  2021厦门国际渔业博览会暨水产养
  关于诚邀参加“第三届中国渔业渔村振
  邀请函 |“渔”您相聚 第五届中国
  2021中部(江西)国际渔业博览会
  与您相约第六届厦门国际水产养殖展览
  浅谈台湾地区休闲渔业发展的经验与启

 资讯连接
   最新资讯
   图片资讯
   推荐资讯
   热门资讯

E-mail:web@shuichan.cc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