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 国际资讯 | 市场动态 | 价格行情 | 养殖动态 | 苗种动态 | 设备动态 | 饲料动态 | 渔药动态
鱼类资讯 | 虾类资讯 | 蟹类资讯 | 两栖资讯 | 海产资讯 | 业界动态 | 水产出口 | 水产加工 | 水产展会
  当前位置:水产资讯 → 疫情防控下湖北省小龙虾 今天是: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专业信息平台!

疫情防控下湖北省小龙虾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0-03-01 23:55:00  水产养殖网  出处: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我要评论

当前正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正全力以赴应对疫情,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通过电话、微信、QQ、邮件等网络手段,对荆州、潜江、黄冈、荆门等全省主要小龙虾产区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调查显示,疫情对当前小龙虾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专家组对疫情防控下小龙虾生产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疫情对小龙虾生产的影响

(一)苗种滞销,收益受损。

2019年小龙虾的市场行情低于预期,养殖户积极性有所回落,2020年养殖面积没有明显增长。老养殖户大多掌握了自繁自育技术,不需要外购苗种。受今年暖冬气候的影响,大部分已经上水的稻田虾苗数量较多且上市时间比往年要早。另外,受疫情的影响,作为苗种主产区的湖北,物流运输方面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恢复,这对小龙虾的苗种销售造成了较大影响。由于有很多养殖户的主要利润是依靠销售苗种,错过了虾苗上市的最佳时期,收益自然大打折扣。

(二)早虾产量低。

受疫情的影响,养殖户在家不能出门,池塘和稻田的管理无暇顾及,施肥、投饵难以保证,造成小龙虾生长缓慢。另外,受物流运输方面的影响,在3月份大部分养殖户依然可能存在饲料投喂不足的问题。

(三)3月份青苔泛滥。

往年养殖户通过秋冬季肥水降低水体透明度抑制青苔的生长,但今年的疫情让大家不能出门,肥水工作无法完成,导致水体透明度较高。目前小龙虾的养殖模式以虾稻为主,田面水位相对较浅。浅水、高温、透明度高、光照强是青苔大量滋生的必要条件,因此3月份必然会出现青苔泛滥的情况。

(四)水草生长不佳。

由于疫情影响,冬季施肥管理无法完成,水草生长情况不理想。开春以后气温升高,小龙虾摄食量增加但饲料供应不足,小龙虾就会因饥饿大量夹草,对水草的破坏性较大。

(五)成虾上市时间集中。

小龙虾苗种产量高,销售情况不理想,结果就是这些苗种留在水体里面,导致养殖密度过大,生长速度缓慢。另外,在3月份大部分养殖户可能饲料投喂不足,4月份大量投喂,上市时间可能就大量集中在五、六月份。同时很可能出现因为养殖密度过高导致的疾病高发问题。

二、疫情防控下对小龙虾生产的指导意见

(一)改革养殖模式。

1.改一季稻一季虾为一季稻两季虾。前几年,虾苗、库虾价格好,因此,湖北省大部分养殖户都是采用一季稻一季虾的生产模式,生产的70%左右是不超过5钱的小规格虾,早期作为虾苗出售,后期作为库虾卖给加工厂。这种模式主要靠卖虾苗和库虾赚钱,但随着虾苗滞销和加工产品的相对饱和,盈利方式难以持续,因此,必须改一季稻一季虾为一季稻两季虾,大幅减少小规格虾数量、提升大规模商品虾的比例,以销售大规格虾赚钱为主。

2.改繁养一体为繁养分离。我省大部分养殖户都是采用繁养一体的生产模式,三、四、五月稻田内到底有多少虾苗是个未知数,很容易出现因养殖密度过大造成的生长速度缓慢、商品虾规格小、自相残杀严重、疾病高发等问题。开展繁养分离,就是在前一年秋冬季,根据具体情况把1/3左右的水体专门用于繁殖虾苗,2/3左右的水体专门用于生产大规格商品虾。这种模式由于种苗投放数量可控,可以生产出规格整齐的大规格商品虾。

3.改稻田单养小龙虾为稻田多品种混养。稻田单养小龙虾,在小龙虾的行情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的生产风险,尤其是今年虾苗和库虾滞销的情况下,风险必将进一步加大。在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搭配黄鳝、龟鳖、河蟹、鳜鱼等水产品种,既可以降低小龙虾养殖密度,提高小龙虾商品规格,又可以清除病虾、死虾,减少病害发生。

(二)强化生产管理。

1.合理施肥,培肥水质。低温季节藻类繁殖比较慢,肥水相对困难。此时肥水,建议以硅藻为主,因为低温季节硅藻的繁殖速度比绿藻快。肥料可以选择发酵好的农家肥或生物有机肥,建议在晴天中午施用。水体透明度宜保持在30厘米左右,还要根据水体肥度及时追肥。

2.适量加水,控制密度。春季一次加水过多会造成虾苗集中出洞觅食,导致养殖密度过大,出现生长速度缓慢、商品虾规格小、自相残杀严重、疾病高发等问题。适量加水可以使虾苗分批出洞,有效避免了养殖密度过大造成的系列问题。虾苗密度一般控制在6000--8000尾/亩,虾苗太多的要及时出售或者分池养殖,虾苗较少的可以适当补充。

3.改善底质,调节水质。对于去年水稻收割后就加水、施肥的稻田,现在一般水质较肥、青苔较少,建议不需要再施肥,以调节水质为主;对于去年加水较迟、水质清瘦、透明度大、青苔较多的稻田,应及时加深水位,施有机肥,以培肥水质为主。随着春季水温升高,小龙虾摄食量相应变大,水体底部的残饵和代谢产物日益增加,此时应开始重视改底工作,可以每15天左右使用微生态制剂和环境改良剂全池泼洒一次。

4.综合措施,防控青苔。少量青苔对小龙虾的生长没有影响,当青苔很多影响小龙虾生长时,可以采用肥水、适当加深水位、人工捞除、泼洒生石灰和使用腐殖酸钠遮光等措施杀灭。杀青苔药物要选择高效低毒的产品,科学使用,青苔死亡后要用解毒产品解除药物残留和青苔分解释放的毒素。

5.及时种草,强化管草。对繁养分区模式的成虾养殖区要及时清塘消毒,种植水草;对已经种植的水草要强化管理,生长过旺的要割茬控制生长,生长不好的要及时补充促进水草生长的肥料。

6.因地制宜,加强投喂。随着气温的回升,稻田中的隔年大虾开始出洞觅食并带出大量的虾苗,投喂饲料要兼顾隔年大虾和新出的虾苗,可以投喂诱食性好的鱼肉、蚯蚓等动物性饵料或高蛋白的豆浆、粉状颗粒饲料供小龙虾摄食。饲料不足的养殖户可以选择粉粹的黄豆、小麦和麸皮等投喂。投喂时饲料应全池均匀撒开,具体投喂量根据天气和小龙虾吃食情况进行调整。

(三)开拓销售渠道。

对已达到上市规格的小龙虾,要根据疫情形势和市场行情,尽可能及早起捕上市。当前国务院和省政府陆续出台了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保供运输相关政策,广大小龙虾从业者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及时了解主要水产品供求信息,运用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制度和民生物资疫情防控车辆专用通行证政策,尽快按程序申请办理疫情防控车辆专用通行证,确保能够正常运输和销售。还要充分挖掘本地市场潜力,探索与邮政、快递公司等部门建立“基地直捕+邮政配送+市民餐桌”的配送模式,小区与村民拼团购买、专车配送至社区门口或村口等形式,尽力增加销售量,疏通存塘量,保障民生需求。



投稿信箱:tougao@shuichan.cc
发布人:webmaster
上篇新闻:广东防城港东兴市江源水产有限公司年
下篇新闻:湖北潜江市运粮湖农场小龙虾养殖有序
〖新闻打印〗
〖我要评论〗


 资讯分类
水产快讯 |
国内水产  市场动态  水产养殖  科技入户  水产苗种  水产药品  水产设备 
水产加工  水产出口  国际水产  水产灾害  业界动态  水产进口  水产气象 
增殖放流  水产物联网  循环水养殖 
鱼类专题 |
淡水鱼专题  罗非鱼专题  黄颡鱼专题  黄鳝专题  泥鳅专题  鳜鱼专题  黑鱼专题 
加州鲈专题  石斑鱼专题  金鲳鱼专题  观赏鱼之家  鳗鱼专题 
虾类专题 |
虾类专题  龙虾专题  对虾专题  青虾专题  罗氏沼虾专题 
蟹类专题 |
蟹类综合专题  大闸蟹专题  梭子蟹专题 
两栖专题 |
娃娃鱼专题  乌龟甲鱼  牛蛙青蛙 
海产专题 |
海产品专题  贝类专题  海参专题  海带紫菜 
饲料专题 |
水产饲料  鱼粉  豆粕  菜粕  大豆  玉米  棉粕 
添加剂 
市场行情 |
水产批发市场行情  水产种苗价格行情 
热点行情 |
黄鳝价格  泥鳅价格  对虾价格  甲鱼价格  黑鱼价格  鲈鱼价格  罗非鱼价格 
海参价格  鳜鱼价格  草鱼价格  鲢鱼价格  鲫鱼价格  鲤鱼价格  黄颡鱼价格 
鳗鱼价格  鳊鱼价格  螃蟹价格  扇贝价格  鲶鱼鮰鱼价格  牛蛙价格  虹鳟鱼价格 
龙虾价格  黄鱼价格  鲳鱼价格  鲍鱼价格  青鱼价格  带鱼价格  石斑鱼价格 
综合资讯 |
企业报道  科研院校  人物专访  养殖宝典  特种养殖  合作社专题  水产展会 
农业资讯  其他专题 
  相关资讯:
  象山稻渔共生让农户喜获“渔”利
  盱眙推动龙虾产业二次创业谱新篇
  2022年8月17日潜江监利洪湖霍
  江苏省小龙虾产业技术体系江宁推广示
  江苏省小龙虾产业技术体系江宁推广示
  质量安全与加工创新团队协助小龙虾加
  薛晖研究员一行赴扬中推广示范基地开
  旬阳市神河镇:鱼跃蟹肥虾满塘
  【岳阳市】君山区食品加工产业风生水
  贵池推动小龙虾产业高产高质发展

  相关文库:
  8月17日江苏无锡苏南水产城青壳龙
  8月17日湖北荆州监利青壳龙虾红壳
  8月17日湖北潜江虾谷市场小龙虾批
  8月17日山东济宁微山湖青壳小龙虾
  8月17日武汉白沙洲市场青壳龙虾红
  8月17日广州黄沙水产市场红壳龙青
  8月17日长沙马王堆市场青壳龙虾批
  8月16日湖北荆州监利青壳龙虾红壳
  8月16日湖北潜江虾谷市场小龙虾批
  8月16日山东济宁微山湖青壳小龙虾

 资讯连接
   最新资讯
   图片资讯
   推荐资讯
   热门资讯

E-mail:web@shuichan.cc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6-2022